• 加入收藏
  • 设为首页
 首页 > 工程案例 > 案例详细
泰州市

泰州隔音窗,泰州隔声窗,隔音玻璃,降噪窗,隔音门窗效果价格,倍尔静BER品牌保证  

泰州地区倍尔静(无锡)客服中心:
案例咨询电话:0510-83575310
网   址:www.geyin365.com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泰州地处江苏省中部、长江下游北岸,经国务院批准,1996年8月12日组建地级市,现辖靖江、泰兴、姜堰、兴化四县级市和海陵、高港两区,总面积5793平方公里,总人口503.6万。建市以来,泰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,已经发展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达、交通便捷、商贸繁荣的中心城市之一。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0亿元,财政总收入343.8亿元。
  泰州是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的家乡。他生于斯、长于斯,在大浦小学和江苏泰州中学读完小学、中学,泰州留下他青少年时代的足迹。

   泰州是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。素有“汉唐古郡,淮海名区”美誉,南唐时建泰州,寓意“国泰民安”。 这里曾经江海交会、气势磅礴。唐代诗人王维为之惊叹:“浮于淮泗,浩然天波,海潮喷于乾坤,江城入于泱漭”。

   泰州自古以来,人杰地灵,名贤辈出。唐代书法评论家张怀瓘、元末明初文学家施耐庵、清代“扬州八怪”代表人物郑板桥、文学理论家刘熙载、评书宗师柳敬亭,以及现代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、地质学家丁文江等,是泰州历代文化名人中的杰出代表。抗金英雄岳飞、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、书画大师齐白石等曾在泰州或主政或从业,为泰州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一页。境内名胜古迹众多。千年古刹光孝律寺在海内外佛教界享有盛名,日涉园、崇儒祠、岳王庙、安定书院等人文景观是泰州历史文化的瑰宝。

  泰州处于沿海与长江“T”型产业带结合部,东西承接上海、南京两大经济圈,南北联接苏南、苏北两大经济板块,区位优势明显。苏中入江达海的5条重要航道在此交汇,以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泰州港为主体的内河港口群初具规模;江阴大桥的建成通车、泰州大桥的开工建设,使得长江天堑变通途;新长铁路、宁启铁路贯穿泰州境内,泰州火车站6条始发黄金发线路可停靠63个城市;宁通高速公路、宁靖盐高速公路、京沪高速公路、328国道纵横交错,域内公铁水、江海河大交通、大联运的格局基本形成。

  泰州素有“鱼米之乡”、“银杏之乡”、“水产之乡”的美誉,是国家重点粮棉、蔬菜和水产品生产和加工出口基地。以无公害大米为主的河横绿色食品基地被联合国环境署认定为“全球环境500佳”,以香葱为代表的脱水蔬菜产量全国第一,泰兴“大佛指”银杏是昆明世博会指定的唯一无公害白果,“长江三鲜”名满天下,小磨麻油、中庄醉蟹、五福酱菜、兴化虾籽、松花鸭蛋等名特产品驰名中外。全市高效农业面积120万亩,国家级、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8个,无公害农产品、绿色食品311个。

  工业经济是泰州的主导产业和特色经济。拥有轻工、纺织、冶金、食品、建材等传统产业,医药、机电、船舶、化工等四大优势主导产业,戴南不锈钢、靖江微特电机、泰兴减速机、姜堰五金等十大特色产业集群,新材料、新能源、电子信息及生物产业等新兴产业。培育了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春兰集团、扬子江药业集团、新世纪造船等大型企业集团,陵光集团、梅兰集团、林海集团、兴达钢帘线公司等一批规模企业团队。中成药、VC、钢帘线、汽车零部件、离子膜烧碱等产量全国领先,空调、冰箱、微特电机、船舶成为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。以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核心,创成国家火炬计划医药产业基地、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和国家生物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,全力打造“中国医药第一城”。

   泰州是国家卫生城、环保模范城和双拥模范城,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。境内旅游资源丰富,有体现戏曲文化、宗教文化、重教文化、宅楼文化等文化遗存的“梅、桃、柳”三园、光孝寺、学政试院、望海楼、五时巷等历史人文景观,有国家AAAA级风景区溱湖风景区、里下河水乡湿地、泰兴银杏群落森林公园、引江河国家水利风景区等自然生态旅游,有享有“溱潼会船甲天下”美称的中国溱潼会船节、兴化板桥艺术节等民俗节庆旅游,有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旧址及纪念馆、黄桥战役纪念馆、海军诞生地纪念馆等革命红色旅游。

   泰州既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,更是一块美丽富饶、魅力四射、充满希望的土地。现在,全市人民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“把泰州建设得更加美好”的号召,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,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团结奋斗。

  

  

    泰州日涉园是江苏省长江以北唯一的一座明代住宅园林,从明万历二年(1574年)太仆寺卿陈应芳建园算起已有430年历史,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。
    日涉园现有面积仅1500平方米,似一个大盆景,园虽小,以小见大,是大园林的缩影,使人“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,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”。该园造园艺术特色十分明显,可概括为四个字:全、精、巧、名。
    宅园由建筑、山水、花木等组成,是综合艺术品。园内厅、堂、楼、阁、轩、亭皆有,池、泉、涧、谷、桥齐全,花、草、树、竹点缀其间。山响草堂居中,累翼重栭,廊宇周绕,四面虚敞,古朴轩豁。松吹阁、绠汲堂、因巢亭居高临下,数鱼亭坐落溪首,歇山半亭倚高墙而立。湖石临溪,水随山转,溪涧相连,泉水逶迤。古柏参天,榉树、黄杨枝繁叶茂。春天桃花、迎春花、紫藤花盛开;夏天萱草黄花、石榴红花、凌霄花满园;秋天桂花香馥沁人;冬天腊梅幽香阵阵。加之修竹、芭蕉、芍药、牡丹,一年四季,色彩缤纷,生机盎然。信步园中,光、彩、声、香交织,谁都会被眼前的景致所陶醉,流连忘返。
    歇山半亭是俯视日涉园的最佳观赏点,园之全胜,尽收眼底。全园地势南低北高,以山响草堂后的镂窗花墙为界,前后两园,一显一隐,园中有园,层次一目了然,组合连接自然,全园布局十分精当。如静观、定格赏景,会发现园内的一亭、一阁、一桥、一石、一泉、一洞都是精心设计安排的杰作,每个构件制作精致,是一件件放大了的艺术品,让人在欣赏时联想,从中品出个味。面对山响草堂的一组假山,黄石起脚,湖石收顶,紧凑相济,浑厚中显出空灵、深邃、峥嵘,是全园精华所在。令人称奇的是山上有诸多古柏大树,洞中却见不到一处根须,叠石之精妙可见一斑。
    园林建筑立意在先,文循意出,要达到“虽有人作,宛自天开”的艺术境地全在一个“巧”字。日涉园首先巧构地形。在平地上凿池叠山,堂前砌台阶,阁、亭建在土堆上,通过高低,形成地势差,凸现了层次。其次巧布建筑。以堂为主体,根据各种建筑不同用途确定不同体量,形式各异,高低不等,形成错落有致,达到了全园空间的平衡。再次巧植花木。树、花、草各居其所,疏密相间,有虚有实,掩映成趣。东首一丛修竹为全园增色不少,一年四季青翠欲滴,尤其是在霏霏春雨时节,风声吟啸,枝干摇曳,林中就响起一阵阵清脆的水滴声,真所谓风篁成韵,环境显得格外静谧、幽深。驻足凝神,一切烦恼都被摒弃,充塞整个心境的只是对竹的高雅、淡泊和顽强生命力的感悟。
    刘禹锡在《陋室铭》中说: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;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”日涉园有令人赞叹的名品,有引人入胜的景致。歇山半亭坡下有一块玲珑剔透的太湖石,是不可多得的湖石中的佼佼者。“瘦、皱、透、镂”四大特征明显而完美,其造型的艺术欣赏价值完全可以与著名的苏州留园冠云峰相媲美。假山上一株古柏,轮囷蟠薄,虬枝盘垣,树干皲尽脱皮,筋骨刻露,形态苍劲,苍翠之色四时不变,是全市仅剩的几棵明代古柏之首。清嘉庆烧瓷楹联悬挂在山响草堂檐下,白底蓝字,古拙,庄重,“韩潮苏海,陶菊周莲”,对仗工整,寓意深刻,隐含了韩愈、苏东坡、陶渊明、周敦颐四位古代文学大师的身世和秉性,也反映了园主人的人生理念。这是解读日涉园立意的点睛之笔。1956年3月7日至3月15日,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返乡寻根问祖,下榻因巢亭,在园内闻鸡起舞,一代宗师的身影从此留在名园。
    美哉,妙哉,名哉,日涉园。
  水是生命之源,水文化是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源泉。同样,水也是孕育泰州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源泉,水文化是泰州城市文化之源。中华民族是创建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民族之一,当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史、发展史时,可以发现水与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十分密切,人们总是爱把伟大的黄河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和摇篮。考古的新发现以及运用高新技术研究的结果证明:长江、淮河、海河、珠江、松花江、辽河……一切凡在远古时代中国有水的地方,都在共同地孕育着我国的文明。古泰州就是受水的滋哺,受江、淮、海三水的作用形成的一颗具有璀璨历史文化的明珠城市。
    泰州古称海陵,处于长江尾闾、淮河下游、大海之滨。长江上游泥沙的下泄、淤涨,淮水汛期的漫溢带来浮土、有机质的沉淀、冲积,大海的潮汐相拥、推托,使泰州大地逐渐增高,如玉一般地浮出于三水之间,或橙黄、或碧绿,密如蛛网的河,纵横飘逸是其纹饰;薄如蝉翼的雾,晶莹剔透,遮其清晨,罩彼薄暮。泰州没有山,只有水,泰州是一个江、淮、海三水汇聚,清、浑、咸三味交融的特色城市。正是由于以上这些原因,古时又别称泰州为“三水”。泰州现在的内河水系格局是大自然和人工的巧妙结合而形成的,她给我们留下了水城一体、双河绕城的独特风韵。泰州的城原是城墙内外各有一条环河,水映城影、城夹水中、城与河互为增色;泰州的市原是因河成市,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各有一条市河,加上一条横缠在城中的玉带河,乾隆三十三年以前是盐船如织、商贾夹岸。我们的先人,或者说泰州历史上著名的官员,十分重视泰地的水利建设,如中国著名廉吏泰州西溪盐监范仲淹曾率通、楚、泰、海4万民夫所筑的捍海堰,可使泰民“波澜不惊”,被民众称“范公堤”遗存至今。宋奸相秦桧之妻弟州守王涣,却在泰州为人民办了不少好事:开市河、造桥梁、筑城墙、主持刻印建筑学术专著《营造法式》。宋知州陈垓浚“小西湖”,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徐达开济川河,御史蒋诚挖跃鳞河……历史为泰州留下了高密度的如网如织的水系,留下了中国其他城市没有的美不胜收的复式城河,留下了众多的水利工程。仅《泰州道光志》记载的有名称的水利工程就有:河道上河21条、下河16条、市河6条,桥96座, 坝12座,涵洞65座。是水和水利使泰州成为被人们冠以和凤凰名字联在一起的风水宝地。水文化者首推水利文化。
    泰州的各种名文化也多与水有关,水文化渗透到泰州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与泰州的各种文化互相融通,共同发展。
    没有大海,没有运盐河,没有在此分隔上下河的泰坝,便没有独特的以泰州为中心收取盐税的泰州盐税文化。清泰地县佐汪琴山一首竹枝词足以说明两者之间互融关系:“来往行船唱棹歌,淮南盐舶北门多。不知清化桥头水,近日平添几尺波。”扬州八怪之一高凤翰系第二任泰坝监掣署官员,他和他的前任收取盐税,均在舟中“勾当公事”,后高凤翰才在州北门外西仓大街建署衙51间。泰州历史上,水文化与盐税文化水“滷”交融,不可分割。
    泰州有河名叫运粮河,粮食的漕运滋养了泰州城市的繁华。
泰州通江达海,唐文宗开成三年日本国的圆仁和尚到扬州学习佛法,乘船抵达中国东海岸的长江口。他问当地人这是什么地方,答曰“大唐扬州海陵县淮南镇大江口”。然后,他顺运盐河西进21天看到海陵城的宝塔。这是第一位从海上到泰州的外国友人,可算是泰州中日交往第一人。其后常有日船漂泊所至。《宋史·日本传》记有“绍熙四年,泰州、秀州华亭县復有倭人为风所泊而至者。诏勿取其货,粜平米赈而遣之”。尽显大汉民族之文明风度。水与宗教、水与外交之关系同样密不可分。
    泰州有河名叫南官河,也称上官河;有卤汀河称下官河,官员上任,下任皆仰赖于河。
    元至正二十五年,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徐达为北攻张士诚所部,下令从江边口岸开挖直抵泰州南门的济川河,虽系为了战争,却对泰州城市的水上运输和改善现在城区水质,调江水进城,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。
    有河便要造桥,有桥便要起名。宋太祖赵匡胤奉周世宗之命攻打南唐,曾兵败泰州,伏于桥下免遭劫难,此桥得名伏龙桥。迎恩桥、登仙桥、招贤桥、经武桥、凤凰桥……每桥必有一典,无水便无桥,桥文化因水而得。
    泰州景色,无论是原海陵八景还是新海陵八景中,多与水有关如“长桥烟景”、“天滋晚眺”、“临湖正气”、“西湖春雨”、“城楼眺海”等。可谓无水不成景,旅游文化少不了水。
    泰州诗人的吟唱中,与水有关的诗可载成册。例如,唐王维的《送从弟惟祥宰海陵》有句“浮于淮泗,浩然天波,海潮喷于乾坤,江城入于泱漭”,是何等的气魄;骆宾王《夕次旧吴》的“维舟背楚服,振策下吴畿”是何等的潇洒;唐刘商《送豆卢郎赴海陵》的“烟波极目已沾襟,路至东塘水更深,看取海头秋草色,一如江上别离心”是何等的婉约;宋曾致尧在《池上二桥》中写的“最爱碧池好,平桥西与东。烟中两飞鹄,波上二长虹”遐想连篇;明储 在《自柴墟归海陵》中吟唱“北望江乡水国中,帆悬十里满湖风,白华无数依红蓼,唯有逍遥一钓翁”,泰州之江帆湖风是何等意境;清康发祥在《题〈苏诗施注〉后》诗中首句便是“长江大河《东坡词》,曾和微风细雨渊明诗”,将诗人的情怀与水景合为一体是何等的绝妙啊!
    是水滋润了泰州,是水给泰州以灵气,是水使泰州成了钟灵毓秀之地,是水孕育了泰州独特的水文化。诗、词属文化中之经典,水文化少不了诗,而诗文化更少不了水。
    现代泰州的文化人,做水文章者也不少,如陈社先生的《水的泰州》中说:“泰州的城池,名曰水城;泰州的乡村,人称水乡;泰州的世界,一派水的世界。泰州的河流湖泊多得数也数不清,整个一张绿悠悠、湿漉漉的水网,说泰州人是在水中泡大的,一点也不过分”,诗情画意尽在水中。黄炳煜先生在《水城一体话古今》中写道:“历史总在不断否定中前进。过去长期居住在泰州城里的居民们,并没有把水乡城市中的河看得多么重要。也许是失去的东西更觉得可贵的原因,现在不少人对过去泰州城内外的水有更多的依恋”。柔中有刚地抨击了近代与水争地的陋习,内涵深刻地道破了泰州市民对水的情结,说明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水为第一要务的实质。张执中先生的《说“泰”》中提及“治水在于‘通’,通而达泰”,点破治水之道……
    地级泰州市组建以来建设的一条现代化的引江河,给泰州大地带来了喜悦、振奋和自豪,真正实现了港城一体。由泰州人氏肖仁、王积生先生等谱写的歌曲《清清引江河》,道出了泰州人对引江河赞美和热爱的心声。其歌词为:“苏中大地举银杯,斟满长江水,清清一条引江河,江畔舞彩练。春催菜花两岸金,夏染瓜果翠,秋收稻谷堆田垄,冬润寒梅艳。北调东引建航道,借得长江水,托起海上新苏东,荒滩点翠微。早闻碧波拍岸堤,江鸥展翅飞。晚观高港枢纽楼,楼美水更美。引江河引来了幸福水,给苏中人造福一辈辈。引江河酿成醇香酒,让苏中人嘴甜心儿醉。”
    目前新通扬运河、泰东河的拓浚,赵公桥的兴建,也都有他丰富的文化内涵。
    水文化博大精深,她包含了水文明,水精神,水哲学,水文艺,水教育,水法规,水管理,水经营,水技术……诚如老子所云“上善若水,水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”。也就是说,水同他的理想境界的“道”一样,滋润万物而不与其相争,停留在卑下的地方而无悔无怨。水的这种精神,同样造就了泰州水利人的精神,泰州水利人风雨为伍,潮汐为伴,默默地与水患灾害作斗争,献出的是毕生精力乃至生命,留下的是精品水利工程和“干平凡工作,创一流业绩”的水利精神。
    去年8月,水利进城后,泰州水利部门在推进城市防洪和河道综合整治中,就水文化的工作着实地做了几件事:
    一、向市委、市政府提交了泰州城市防洪及河道综合整治规划的总思路,其中专门提交了水系综合整治中的“人文景观规划思路”,提出了“建设百年一遇标准工程,挖掘淮海名区文化积淀,架构双河绕城特色风貌,再造汉唐古郡人文环境”的河道整治工程品质品位的构想,并提出了建一条水上旅游线,串联9大景区、32个景点的设想。
    二、去冬开始兴办的12项城市水利工程,其中结合泰州文化的有:
    1、投资500多万元兴建的老西河涵闸工程,在老西河与城河交界处拟设关于扬州八怪之一高凤翰的“高凤翰税盐”雕塑一座,以现水文化与盐税文化的交融(正在实施中)。
    2、投资800万元东城河泵站,拟设反映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的滕子京在泰州所建文会堂写诗主题“文会清风”景点,和范仲淹诗碑亭、雕塑(限于多种原因,有规划而未能全面付诸实施)。
    3、编制了有文化内涵的凤凰河规划。提交了将引水河改为凤凰河的“概念规划”设计,这一“规划”得到最近谢世于工作岗位上的姜永荣副省长的高度赞赏,他认为“规划”“思路之宽,构思之新,创意之特,品位之高,让与会者耳目一新”,认为这一规划是“水利学、环境学、人文学、建筑学、美学”等方面的结合所绘出的“一幅城市防洪(水系)规划蓝图”。这条投资近2亿元的河正在实施中,市委、市政府已采纳了改引水河为凤凰河这一概念设计中的文化主题。
    三、目前正在着手编制《泰州主城区水系综合规划》,已建议规划设计部门研究能否将泰州城区水陆比从13.3%提高到16%,并建议规划部门能否因城市规模扩大将原泰州的“双河绕城”,设计成具有五水(或四水)合抱的河、五环(或四环)绕城的树(绿化园林带)这样一个独具风韵的生态城市的总概念。泰州水利部门进军城市水利,不仅要解决水的灾害问题,更要为改善人居环境、提高城市品位作出努力。泰州水利人正在着力研究泰州这个具有特色的水城一体的文化,力图使泰州的江河成为盛满诗情画意的江,载满人文典故的河,从而使泰州市成为满河文化的城。“化水为气,化文为神”,水文化将成为泰州创建文明城市的灵魂。